找到相关内容140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晨钟暮鼓——客堂

    screen.width-333)this.width=screen.width-333">   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,负责对外的联络,宾客、居士、云游僧的接待,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,僧众的...客堂最繁琐的是接待工作。每天,许多批观光旅游、朝山拜佛的团体和请僧众为亡人做佛事的斋主来到寺院,客堂都要派人接待、导游、办理食宿和佛事手续。外地的云游僧来寺院挂单,客堂即办理挂单事宜。若来者是一位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73657738.html
  • 湖湘五僧艺术谈

    中国通史》中指出的是一种“蜕化僧”———僧人世俗化、文人化。他们云游四方,学习名家,不断提高创作水平。其作品题材来自世俗生活,可以说除爱情以外一切世俗生活在他们笔下都有反映。齐己、寄禅、海印等还很注重写感时伤世内容,虽遁迹空门,并未忘怀世事。而怀素这样的僧人,实际上过着典型的世俗生活———饮酒食肉,四处云游,完全是一种文人气质,艺术家作派。说五僧是“蜕化僧”,因为他们还有一个特点是求名追名。作为...

    周宪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157901.html
  • 五台山:汉藏蒙古满各族僧众和睦相处的佛地

    五台山,你还可以遇到从外地来朝佛的云游僧。五台山第一大庙显通寺的演平和尚说,寺里每年接待来自中国各地的云游僧五六十人。   女喇嘛切卓和五六个同伴,从甘肃拉卜楞寺附近来到五台山塔院寺。他们要对着大白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2881767.html
  • 印度高僧与德化戴云寺

    开元寺的身毒(今印度)人释知亮大师,即是其中较为著名者。   释知亮居开元寺多年。他不论春夏秋冬,常年袒露一臂,化缘于闹市巷尾,人称之为“袒膊和尚”。有一次,他慕名而云游到德化戴云山,见此山高出尘寰,...戴云山峰,周围风光秀丽,景物玄奇,昔有十六胜景之称,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到此吟诗题咏,挥毫泼墨,云游山水之间而时常流连忘返。宋代,泉州知府乔维岳游戴云山后,在其文《戴云山记》中缅怀一代高僧袒膊大师轶闻逸事...

    徐艺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0082485.html
  • 南吉祥寺塑像壁画考略

    云游苦行僧人站像。据考元代碑文记载:   南吉祥寺元代主持僧姬姓讳显机,高平龙尾人。相传显机创修本寺园明殿时,耗资颇巨,银两匾乏。工程半途而歇工。为筹措银资,只身云游江南数省。教化善缘,广敛布施。数载...

    冯贵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0392400.html
  • 单位:佛教中来

    揖坐、烧香、吃茶、略询来历,类似现在的面试、考察,吃茶也是参禅,茶禅同一味,茶意即禅意。再由佛教禅林中熟习礼仪、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的参头,带领要挂搭的僧人到住持跟前,僧人禀告:“某等生死事大...试验新入的客僧。   挂搭也有时限,每年8月1日起,至翌年的4月1日止;4月至7月之间,称为止挂搭,即不允许云游衲僧挂搭。俗人的“单位”是人生的一时逆旅,佛家的“单位”则供僧人暂住修炼,说不同也相同...

    刘曰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5295631.html
  • 追忆森林岁月-----艰辛的异地之旅

    。   因此,这些遭遇对僧侣的应变能力是很好的考验。  本世纪的前半叶,许多头陀僧云游的足迹曾远至泰北地区,并越过国界进入掸州与下缅甸(见图一)。在头陀僧的云游旅程中,他们得面对各种不同程度的匮乏与不便。十三头陀支中,最难持守的律则是托钵乞食、日中一食、一钵食与时後不食等。然而,就如阿姜布瓦(Bua)所言,头陀僧并不因此而害怕云游到食物匮乏与舒适难期的地方。  ◎暹罗北部、寮国、掸州等地—居民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149887.html
  • 印度早期的佛寺、佛家思想及其寺院特色

    四方云游,追随于某些宗教导师,或隐于山洞,或依止林间,或居于村外空闲之处,多以乞食为生,乃至以野果等充饥。这一方面得益于印度气候温暖、野生果物充足的自然环境,一方面得益于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认同、崇敬、...时间仍过着四方游化的生活。寺院只是用于听佛说法、结夏安居,或各处僧人云游中暂时休憩之所。这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法,一方面也是遵循佛制,不于住处生诸贪恋。印度的寺院在佛陀时代即已形成两大类,一类叫做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1954597.html
  • 消失的修行森林—森林回忆录(一)

    的宗教背景, 他们认为一种理性的佛教风貌,可促进大统一与和谐。     泰国现代政教的诞生云游的苦行僧传统,虽然已成为泰国无情的现代化与猖獗砍伐树林之举的受害者(在这前半世纪的泰国或昔称“暹罗”的森林...他们也在某程度上,接受曼谷的制度与文化。在现代化影响之外,人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,他们四处云游,或认识四处云游的亲友与商旅,他们明白在这块土地上,拥有许多与其不同语言与习俗的族群,所以他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0742065.html
  • 赵州从谂:八十犹行脚

    从谂大师(公元七七八~八九七)唐代禅僧。  幼年于曹州沪通院出家,五十岁方始云游四方。  后至池阳参谒南泉普院,深契南泉普院,深契南泉禅法,  道法自然、超尘越俗,呈现明心见性、断执无碍的朗朗宗风。...历史上并不多见。唐文宗大和元年(公元八二七年),驻锡于池州(今安徽省贵池市)南泉山的马祖道一和尚的弟子普愿开门弘法,当时已年届知命的从谂和尚因此得以成为普愿和尚的门下弟子。此后,从谂和尚云游四方,直到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5543822.html